「森林我的家」森林主題網,收集了各種森林的最新資訊。仔細閱讀你會發現,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離不開森林!

2013年5月15日 星期三

【森林。閱讀】小村種樹誌~今天,你種樹了嗎?

文 ‧ 圖 / 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站




阿公起頭,子孫接手,
用漫長的時間跟手上事物打交道,
才見傳承。

我們種樹。
我們不賣土地。
我們是種林人。
                
                     ~小村種樹誌










彷彿遇見好友般的驚豔

       在書店看到「小村種樹誌」,翻了兩頁就決定買下。原因無它,只因讀到自己嚮往的生活在小村裡腳踏實地的真實實踐。整本書以12個月份串出時間軸線,看維茵一家三代因應政府的平地造林政策,在花蓮老家旁種下的1600棵樹,隨著節氣年歲創造流轉、互動與反思。沒有艱澀的引用文獻和專有名詞,這書裡是種樹的故事、是生活、是敬天愛物的精神,以及溫柔但堅毅的行動。

       作者的文筆有種魔力,引人閱讀不忍中斷。

       這本回家愛鄉種樹生活的簡單日子,是我們這種在電腦前高談闊論、在凱道前吶喊土地正義,雙腳卻踩不到泥土實地的年輕人嚮往的生活。我們大致猜得出嚮往的回鄉種樹生活並不容易,但真實狀況為何卻其實沒半點把握。然而在幾個晚上細細品味本書後,卻有種真實生活在其中甘苦參半的感受,書中記錄著諸多實踐的情景。種樹造林中撫育的牽掛、友善耕作的方法、一家三代親力親為土地大小事、原生植物與在地生活、水的來源與雲的觀察、四季節氣與藥食用植物、花與蜜蜂與採蜂人、「沒有人」民宿的房客生態等,甚至是流浪狗的生命權,都在書中活靈活現。彷彿作者維茵是我的好友,在閒聊中談起大小事一般自然。老實說從書中所獲新知並不多,卻有種熟悉溫暖相知相惜的情懷。

在書中讀到的「全球思考、地方行動」

花東縱谷旁道路旁的平地造林成果

       我在這書裡常讀到「全球思考、地方行動」(thinking globally, acting locally)。讀到,也看到。

        根據研究結果,森林(林木)所能帶來的多功能服務,簡要區分為直接供應型、支援生態系、調節氣候變化、以及文化保存與藝術服務等。這些看似嚴肅的研究結果,不用大老遠到山上,在書中已一一映證。

        根據最近熱門的新聞顯示:「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10日表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在人類史上首度超過400ppm,突破科學家長久擔心的關鍵門檻,達到300萬年以來的最高點。」而減緩CO2最熟悉的方法莫過於森林的保育了。了解森林減緩CO2排放可以從令人難懂的碳匯一詞談起。

       何謂碳匯(Carbon Sink)?

       研究說林木具有固碳功能是森林的支援型服務,因為人類及其他動物無法從陽光中直接獲取活動能量,所以必須仰賴植物以直接或間接方式獲取能量。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吸收並儲存大氣中的大量CO2,而砍伐與破壞森林的動作,則將其儲存的CO2釋放到大氣中(即碳源)。換言之,林木有固碳的功能,而森林既可以成為碳匯(森林吸收並儲存CO2的能力與場域),又可以成為碳源(碳排放的來源)。為了符合京都議定書以及APEC會議雪梨宣言增加對溫室氣體的吸收之政策,台灣的平地造林政策自 2001年8月31日經行政院核定實施,由2002年1月1日開始執行,姑且不論政策執行的成效為何,這個政策到是讓維茵一家三代種下了樹,而且也搭上了節能減碳的潮流。

       撫木成林,種林人等待的不只是林間的果實,其實有時也在不自覺間處理了全球規模森林問題的小尺度解決。全球性的森林問題包括:1. 碳的平衡 2.生態系瓦解 3. 生物多樣性熱點的破壞 4. 糧食危機,與 5.水資源危機等。而在書中各節不時可見,種林人單純種樹,但林間生物、鄰近住民、地區微氣候與水資源等,都連帶受益。

       而森林裡林木除了固碳減少CO2的排放,為減緩地球暖化略盡棉薄之力外。其實例行性的林間照顧不但照顧到樹木,也對人們極有幫助。就以薪材來言,研究告訴我們:「森林裡的林木作為人們的燃料,也是重要的能源。遠古時期因鑽木取火的發現,改變了人們的飲食方式,並提供人類取暖的功能。」話雖如此,反觀今日的生活,身邊哪來的樹可以砍?而瓦斯爐一開大火就來,林木薪材影響人們文明最重要的功能在都市生活中完全被取代。

        要植樹其實避免不了人為的照顧與修剪,為的是樹的健康、環境的安全以及人的使用。冬天林木休眠時適時修剪對林木傷害較少,夏天為了因應颱風來臨造成的人身與樹身安全,著手打理也是必要,以免強風造成的折腰斷手,對樹木也是影響,且若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林木間通風流暢,自然也可減少病害,比施藥來得更有用。至於修枝之後的枝條則是小村生活中升火、起灶、燒水、煮食最重要的燃料來源。

花蓮193線道旁見證人們生活與林木的緊密關係
     
       此外,修前的枝葉分類後可以作手染布。樟樹染青墨色、福木是亮黃色、九芎鐵灰色、七里香青色、大菁碇藍色。這染布的技巧可是鄰近阿美族人擅長的傳統技能呢。

       以一個林木照顧的案例,在小村裡便可顯見林木與人們生活的重要連結。其他生物生存、生活食用、宗教傳說等,更是不勝枚舉,看照片中這來自林間蜜蜂辛勤工作的花蜜,人們在食用之際豈能不感謝林木的支持與眷顧。這些都是值得大家細細品味,找回人與土地之間的情感印記。
  

林地間的野蜂蜜及現嘗的好滋味

如果我有一塊地

        美國有一套水環境教育教材叫Project Wet。其中有一個課程我覺得和這本書有點關連。

        課程的步驟一是假設每個人都繼承了河邊的一塊地,而且有一大筆金錢可供繼承人使用,猜猜大家如何規劃土地?嗯。事實證明人有百百種。有的蓋飯店,有的開百貨公司,有的有游池,也人想當「水岸第一排」強調景觀無價高樓大廈的建商。課程的步驟二,將各地主臨河的地方連成一條河,請各地主分享「規劃開發」的喜悅。步驟三,則由主持人判斷各種開發規劃可能對河川造成的污染,以及污染到下游的累積。到了步驟三大家都會哇哇叫,因為沒有人想承認自己是傷害環境的殺手,即使是小小的露營區也可能有營火、垃圾、生活污水等各種污染。

       沒錯,這個課程在探討河川的點源污染與非點源污染。課程的最後會分享人為活動對河川造成可能的污染源有哪些,請參與者更謹慎進行開發與土地利用。而參與者也通常都戒慎恐懼,深怕在不知覺中成為下一位環境的破壞者。

Project Wet水教材裡的水流域活動

       話說前陣子美國林務署的網站斗大的標題指示-「美國林務署用約300萬美元,以保護大湖(Great Lakes)」內容大概是說:美國林務署用約300萬美元的補助,改善六大湖區的樹冠及森林覆蓋度,來達到減緩逕流速度、土壤沖蝕、恢復地景、降解水中有毒物質、復原生物棲地等等功能。美國林務署署長Tom Tidwell說:「健康的森林與土地能提供健康的水資源」,補助除了表面的森林復育外,還造就了許多不容易看見的生態及經濟效益。


        在讀完小村種樹誌之後,我暗自下了一個決定。若未來有人帶領我進行上述水資源的遊戲,我將在我的土地上種下各種台灣原生樹苗,給它時間,讓小樹成林、讓生物快活、讓人們還一些森林給大地,從大地裡拿取生活所需,而且,我還改善的河川溪流的水質呢!我想,這下子主持人應該沒話可說了吧。當然,如果真的有一塊地那就太好了!呵呵。


小村種樹誌資料

作者:劉維茵
繪者:王春子
出版社:智園
出版日期:2013年03月14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126345
裝訂:平裝
作者劉維茵部落格:森林果實。種出來的生活
博客來上訂購 小村種樹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世界森林時鐘

     碳吸存             造林的面積          毀林的面積            可再生資源          林木產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