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我的家」森林主題網,收集了各種森林的最新資訊。仔細閱讀你會發現,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都離不開森林!

2013年12月16日 星期一

山裡有文化,文化裡有山林

圖/文提供:李圓恩

        多山的臺灣島,山地的面積佔了全島約三分之二以上,其上覆蓋著綠意蓊鬱的森林,裡頭曾是許多原住民族生活、逐獵的場域;西洋人、日本人冒險探索的秘密之地;以及各式政權用各自不同對台灣的定位來從事的資源掠奪或經營。在荷蘭人統治下的1652年,臺灣人口約10-14萬,原住民族的生活方式,主要仍是從事獵物與植物的採集等與自然共存的型態,而採集的數量是固定的,部落的人口也限制在食物所能支應、供養的範圍內,以免危及族群的生存。清治時期的1884年劉銘傳設撫墾局,由官方主導開發森林,臺灣森林的拓殖就被迫從伐樟取腦而揭開序幕。日治時期迄國民政府1975年左右更大量的砍伐森林資源,因此,我們現在見到的森林,跟早期原住民或外來冒險家所見,已有了極大的差距。

高山是臺灣國土的重要屏障,也提供了人類許多資源的來源。

  早期的原住民除了非常依賴森林,他們總是愛開玩笑的說森林是他們的大冰箱,需要什麼從冰箱裡就可以獲取了,但他們也非常理解大自然力量在看似予取予求的寬容下,另一面的瞬息萬變及暴虐無情,因此各族群也透過許多傳統禁忌來限制其對森林的過度使用及破壞,以期能延續族群在其中長久生存的可能,而在這些傳統禁忌裡,其實也融入了原住民族長期與自然、森林相處的各式情感於其中。
位於大霸尖山鄰近的雪山黑森林

        例如世界各國都有的「聖地」、「聖域」信仰,在臺灣各原住民族中也不陌生,布農族與鄒族視為大洪水時避難地與祖先發祥地的「玉山」、泰雅族及賽夏族視為祖先發祥地的「大霸尖山」、魯凱族視為聖域的「大鬼湖」區域等,這些聖域除了富有原民對環境及祖先的深摯情感與信仰外,放在所謂「科學」的檢視脈絡下來看,這些所在都有其生態環境上脆弱的敏感性,稍一破壞就將帶起連鎖的災變,因此在原民智慧的久遠傳承裡,被安置了禁忌或禁地這樣的概念,接近一種土地倫理、人地關係的建立,以及在其中融入了對大自然的尊崇與敬畏。

        而臺灣森林中,被視為「山林的靈魂」,且在布農族傳統謹慎且節律的狩獵文化裡被視為聖物的臺灣黑熊,是禁止族人對其狩獵的,否則將受到嚴厲的懲罰。但對應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老師1996年起在花蓮大分山區所做的研究中發現,被其在研究中捕捉繫放的15隻黑熊中,有半數的黑熊都面臨了斷掌或斷指的命運。這樣的狀況,是否是因為當代饕客的無限制口腹之慾的推波助瀾下,以及市場與經濟導向需求而導致了原住民獵熊的需要?

        而筆者在擔任黑熊志工時曾隨著身為布農族傳統獵人,目前擔任保育巡山員角色的林淵源大哥進行黑熊調查研究,即觀察到他吃飯時,總是會記得先留一口遙拜祖先,那是一種分享與回饋的舉動,蘊含著感恩與對自然力量敬畏之情於其中。 

        此外,筆者的同事在某次環境教育課程中教導筆者與同事們利用自然中的樹枝、石板架設傳統太魯閣族獵捕青蛙、老鼠、鳥、山豬等陷阱時,傳達了早期原住民族使用陷阱是在適宜的月份才進行架設,且是有限制的捕捉。另外,他也分享架設好陷阱後,有時候還可以念咒語,來增加陷阱的成功率。雖然念咒語這類的方式在崇尚科學的現代顯得夢幻且不切實際,但卻也包藏了早期原民對待自然有所限制的態度,以及無限綿密珍惜,且顧慮後代子孫福祉的情意在其中。

臺大山地實驗農場原住民同仁架設太魯閣族抓捕青蛙、老鼠傳統陷阱

        因此,儘管久遠歷史而來所建立的禁忌與傳說故事,至今依然鮮活地留存在許多現代原住民族心中,但在逐漸接受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各式政權教育思維訓練下,講求便利、效率的大部分臺灣原住民族,無法甚至難以再維持其原本生活方式及信仰,而面臨了價值觀的崩解與自我認同的撕裂。禁忌、傳說故事、信仰、所謂的「生態智慧」都還在,卻沒有可以與其相互襯托的情境、生活方式、氛圍、信念之存在。因此這些禁忌與生態智慧失去了靈魂與意義,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沒有認同使其擁有血肉。

        而長久以來,一直沉默在旁凝視的森林們,被砍伐、被掠奪、被鏈鋸幾秒鐘就奪去了千百年的屹立、被新植入本來不屬於森林的外來樹種、被在原來屹立的所在種下高山蔬果而換去了本來的樣貌等對待,除了外來政權的掠奪等外在因素影響外,關鍵更在於原住民看待森林的眼光裡失去了「關照」與「有情」,而被教育的只在乎「利用厚生」、「可不可以換錢」等面相,在看待森林時,那層屬於人與森林之間彼此關照、泛著微光的曖昧之情,在唯物的眼光裡被摒除且徹底放逐了。


森林裡的光影非常迷人,這樣接近藝術的價值無以取代。
        森林不會移動與說話,因此更顯包容寬厚。而會講話又可以到處移動的人們,反而要跟森林學習一種凝止與寬容,也就因為人與森林無法運用具體的言語溝通,人類反而要更花心思去透過觀察來理解及了解森林,重新建立與森林之間的情感交流關係,重拾對自然的敬畏,替自然中其他倚賴森林生存的生命,以及後代子孫的生存權益著想,並真實且深刻地感知人類存在的渺小。 





延伸閱讀:

1. 《台灣人地關係初探》林季嫻著 前衛出版社

2. 《生命詩情》余德慧著 心靈工坊

3. 遇熊 ‧ 育熊-「黑熊媽媽」黃美秀的尋熊記 http://pansci.tw/archives/32214

4. 人熊關係(三)原住民族生態智慧--布農族傳統狩獵文化 http://e-info.org.tw/node/7349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世界森林時鐘

     碳吸存             造林的面積          毀林的面積            可再生資源          林木產品的價值